close

 佛教內涵--傲慢,怯弱,貪愛,無知

佛法的修持重在內心的凈化,不了解心,總是會讓人認妄為真,不明事理,錯把「傲慢當信心」、「怯弱當忍辱」、「貪愛當慈悲」、「無知當智慧」,將愚者奉為智者,智者視同愚者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從表面上看「傲慢與信心」都是不可動搖相;「怯弱與忍辱」都是安住不動相;「貪愛與慈悲」都是關懷愛護相;「無知與智慧」都是不著取相。這之間的差異又是如何呢?

傲慢的人,心如執守城墻,當有外力衝擊時,只是一昧的守護自己所認知的,不管他人對錯與否。然而當自己所認知的部份受到他人的批判而無法回應時,不是氣極敗壞就是意誌崩潰。他是以不正見為基礎,以愛染為相,所表現出的行為。

信心的人,內心柔軟,當受他人質疑時,會先懂得自我檢示,看看自己所認知的是否有誤,若確定無誤,會堅持不變,並能提出看法;若是認知有誤,會立即改正,接受他人正確的見解。因此他是不斷向上進步的,他是以正見為基礎,以正思惟為相,所表現出的行為。


當信心的人不斷解構自己的看法,接受他人更正確的理念時,外人批評他為「沒有主見」,而將傲慢的人視為「立場堅定」。因此有信心的人卻不發一言,而傲慢是愈講愈大聲。

怯弱的人,心中滿是自我的利益,受到他人官大、聲大的壓迫而退怯不敢向前,寧可扭曲自己的想法,來逢迎獲取自身的安危及利益的保障。他是以不正見為基礎,以愛染為相,所表現出的行為。

忍辱的人,心中是為了成就善事,讓事情趨向圓滿。堅持自己的理念,有因緣能仗義直言,無因緣時能堅忍不動,等待時機。經中有故事就說明了忍辱的真義:

『佛陀在因地修行時,曾做為眾鳥之王。一次在帶領鳥群覓食時,不幸落入獵人網中,全被困在籠子裏。獵人每天以豐盛的鳥食供給,鳥王見此情形告誡眾鳥,不可貪食過多,只要能維持生命就足夠了。有些鳥接受了鳥王的告誡,有些仍受不了美食當前的誘惑。日子久了,聽從鳥王話的都日益消瘦,而另外的一群卻身形肥胖。當有一天瘦小的鳥兒們,都能從籠子的縫隙中鉆脫到籠外,隨著鳥王展翅高飛,那些平日貪著美食的鳥,只能在籠子中坐以待斃。他是以正見為基礎,以正思惟為相,所表現出的行為。』


當忍辱的人,為了成就善事,等待時機之時,外人責罵他們「不識時務」,而將那些怯弱不言的奉為「能曲能伸」,雖然如此那些忍辱負重的人雖飽受不平,終能有更美好的結果。道生大師倡言「一闡提皆能成佛」受僧團排擠,被視為異端邪說,最後受大般涅槃經的印證,而能名留高僧史;而那些阿諛奉承的怯弱者,雖有名利雙收,終究遺臭萬年。

貪愛的人,得失心重,在自己所愛的人、事、物中,全心全意不計方法的愛護付出,就怕之中有一絲的變卦。然而當人變心、事變化、物變壞時,卻都反目成仇,棄之不理。他是以不正見為基礎,以愛染為相,所表現出的行為。

慈悲的人,樂於幫助他人,盼望他人能向上向善,因此對於他人所提出的要求,認為無益於身心的成長時,會以予否決或責備。他是以正見為基礎,以正思惟為相,所表現出的行為。

當慈悲的人,對於別人所提出的要求不能滿足乃至給予指正時,外人宣稱他為「不盡人情」,而將貪愛之人,無度滿足他人的行為稱為「有情有義」,因此慈悲的人被排斥在外,貪愛的人廣受大家歡迎,也難怪良師難逢、知己難尋。

無知的人,或為對事物未曾聽聞,或為對好壞無法判別。未曾聽聞則無欲得取,無法判別則不知去取。當所見所聞都清楚明白時,不取者,可有幾人?


智慧的人,對於善惡好壞都能辨別其相,甚致了知善惡好壞都是依彼此而成立。少了善,惡不得而知;少了好,壞無從判定,就在這樣的智慧中,不取真實有的善惡好壞。

當智慧的人能明辨世間是非善惡之時,外人感嘆言「心思複雜」,而將那些無知的人讚為「赤子之心」。因此一些在世間打滾一圈了知人情事故的人,最後都想回歸到那最原點「什麼都不知道最好」,卻忽略了「真智不取」的內涵。


語雲:「善惡一線、佛魔一念」,他們的長相可能都一樣,如何看出他們的差異,你就得先了知這「一線、一念」之中的內涵了。





~~~ 轉帖~~~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s5297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